古诗文大全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出自清代的《
格言联璧·悖凶类
》
译文
读书的目的是修身养性,做一好人,而人们却以为舞文弄墨的功夫。
注释
用:功用,作用。
赏析
此句说明了读书的真正目的和价值,读书不仅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修身养性。
相关名句
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
管子·权修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虞书·大禹谟
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篇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弟子规·出则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中庸·第十三章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墨子·47章 贵义
猜您喜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列子·杨朱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格言联璧·处事类
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荀子·正名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二回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周书·君陈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国语·楚语·蓝尹亹论吴将毙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荣辱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菜根谭·概论
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李中
俞国宝
姜特立
吕颐浩
陈寿
潘大临
刘彤
李昌祺
李东阳
惠洪
赵彦端
王珪
谢混
曹毗
皇甫曾
何景明
刘庭信
洪适
周权
宗泽
李贽
赵溍
秘演
刘仙伦
司马槱
赵匡胤
赵汝茪
张实居
章谦亨
陆淞
古籍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