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出自唐代的《
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
译文
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
注释
要道:重要的道理、方法。
赏析
此句论点鲜明,点出了为政者在处理国家政务时,必须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关名句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水浒传·第十七回
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
战国策·楚四·或谓楚王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史记·日者列传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周书·泰誓
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
后汉书·列传·列女传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论衡·卷二十·佚文篇
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猜您喜欢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增广贤文·上集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韩非子·主道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中庸·第三十三章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人心不足蛇吞象。
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长相思·其二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警世通言·卷一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张榘
张裕钊
乔宇
束皙
赵汝鐩
志勤
蔡德辉
杨逴
张林
许及之
连文凤
李约
蔡戡
顾彩
俞大猷
王敬之
戴圣
吴绮
李处全
朱彦
刘崧
刘商
綦毋潜
冯梦龙
陈献章
彭孙遹
徐霞客
张景祁
吴锡麒
栖蟾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