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
出自先秦的《
庄子·杂篇·徐无鬼
》
译文
用眼睛看眼睛能看见的,用耳朵听耳朵能听到的,用心灵领悟心灵能领悟的。
注释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用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事,而不能用人事来干扰自然。
相关名句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篇
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
晋书·列传·第三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楚一·江乙为魏使于楚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年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篇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三
猜您喜欢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水浒传·第六十九回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第三章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
商君书·赏刑
近者说,远者来。
论语·子路篇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中庸·第二十八章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篇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水调歌头·游览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洪亮吉
刘蓉
王思任
蒋坦
邓牧
沈复
吕祖谦
何福堃
窦牟
李贤
康海
蔡琰
魏徵
罗与之
金朋说
慧寂
孙逖
张良臣
乔知之
包拯
徐照
李石
林景熙
谢翱
唐·王珪
王举之
梅之焕
辛文房
徐珂
李翱
古籍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