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出自先秦的《
中庸·第三章
》
译文
中庸是至高至极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够长久地奉行到底!
注释
鲜:少。
赏析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的“至道”,只有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才能奉行到底。
相关名句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菜根谭·概论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
醒世恒言·卷一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篇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32章 非乐(上)
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
幼学琼林·卷二·衣服
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论衡·卷二十·佚文篇
猜您喜欢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篇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弟子规·谨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格言联璧·接物类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和董传留别
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左传·昭公·昭公十三年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菜根谭·概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王拯
赵瑞
袁枢
陈邦瞻
杜琼
王辟之
王延寿
李适之
刘秀
周浩
杨敬之
徐弘祖
洪亮吉
刘蓉
王思任
蒋坦
邓牧
沈复
吕祖谦
何福堃
窦牟
李贤
康海
蔡琰
魏徵
罗与之
金朋说
慧寂
孙逖
张良臣
古籍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